明朝功臣庙位于南京鸡笼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纪念早年追随他建功立业并建立赫赫功勋的21位功臣所建立的,分为正殿与西序、东序,每排7位人,共21人,而以中山王徐达排名首位。这21位功臣中仅有蕲国公康茂才不是安徽人(它是湖北黄冈人),其余20位功臣均是安徽人,其中濠州人11位、泗州人4位、庐州人3位、和州人1位、寿州1位,可见明初军队中的大将还是以濠州、泗州等淮西将领为主。身亡最早的功臣为越国公胡大海与泗国公耿再成,均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为处州苗将反叛时所害;身亡最晚的为东瓯王汤和,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方才去世,早于明太祖3年薨逝,同时他也是有寿命可考的21位功臣中最为长寿的a32功臣。此外,爵位等级最低的功臣为燕山侯孙兴祖,追封的爵位仅为侯爵;而爵位等级最高为王(包括追封)的功臣也仅有6位而已,其中以黔宁王沐英恩宠最厚,以他为代表的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在此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促进各族和谐共处,几乎与明朝同始终,对维护我国边疆安全与祖国统一有着莫大功勋。
明朝功臣庙21功臣列表图(一)
明朝功臣庙21功臣列表图(二)
明朝功臣庙21功臣列表图(三)
1.中山王徐达(1332—1385年),寿53岁,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宁”。至正十三年(1353年)随朱元璋应召开始征战沙场,主要功绩为“平江之战”剿灭张士诚政权以及北伐讨元战争中光复中原攻入大都灭亡元朝等。
2.开平王常遇春(1330—1369年),寿39岁,字伯仁,濠州怀远县人(安徽蚌埠),谥号“忠武”。至正十五年(1355年)独自归顺于朱元璋,主要功绩为“鄱阳湖大战”身先士卒使局势转危为安且平定两湖流域等。
3.岐阳王李文忠(1339—1384年),寿45岁,字思本,泗州盱眙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靖”。至正十七年(1357年)与父亲一起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攻克江东重镇杭州、应昌之战中降服包括元顺帝嫡长子在内的北元皇室与王公大臣数百人以及宋、元两朝玉玺金宝玉册若干,此外还于北元腹地取得“土剌河大捷”等。
4.宁河王邓愈(1337—1377年),寿40岁,字伯颜,泗州虹县人(安徽宿州),谥号“武顺”。至正十五年(1355年)带兵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于洪武十年大败与招降吐蕃诸部、开疆拓土数千里等。
5.东瓯王汤和(1326-1395年),寿69岁,字鼎臣,濠州钟离县人(安徽滁州),谥号“襄武”。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投靠郭子兴成为朱元璋的直属部下,主要功绩为招降浙东方国珍与平定福建陈友定两个割据政权等。
6.黔宁王沐英(1344—1392年),寿48岁,字文英,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昭靖”。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成为朱元璋的养子,主要功绩为跟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并在此镇守疆土与传播文化。
7.越国公胡大海(?-1362年),寿不详,字通甫,泗州虹县人(安徽宿州),谥号“武庄”。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靠拜谒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两败蒙元苗将领袖杨完者与降服溪洞兵三万人等。
8.梁国公赵德胜(1325—1363年),寿38岁,字不详,濠州钟离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桓”。至正十三年(1353年)孤身投奔朱元璋,主要功绩为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收复与坚守南昌城等。
9.巢国公华高(?-1371年),寿不详,字不详,和州人(安徽马鞍山),谥号“武庄”。至正十五年(1355年)与虢国公俞通海率领巢湖水师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攻克广德(后因此被封为“广德侯”)、收复武昌以及平定浙西地区等。
10.虢国公俞通海(1330—1367年),寿37岁,字碧泉,庐州巢县人(安徽合肥),谥号“忠烈”。至正十五年(1355年)与巢国公华高率领巢湖水师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于和阳大败元朝中丞蛮子海牙、“鄱阳湖大战”中火烧陈友谅军舰以及参与包围张士诚基地平江城等。
11.江国公吴良(1323—1381年),寿58岁,字不详,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襄烈”。至正十二年(1352年)与弟弟海国公吴祯一起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镇守江阴城十年屡次挫败张士诚的进攻。
12.安国公曹良臣(?-1372年),寿不详,字不详,寿州安丰县人(安徽淮南),谥号“忠壮”。约至元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主要功绩为通州计退北元丞相也速大军、跟从东瓯王汤和征伐蜀地的明夏政权以及阿鲁浑河大败北元将领哈剌章等。
13.黔国公吴复(1321―1383年),寿62岁,字伯起,庐州合肥县人(安徽合肥),谥号“威毅”。约至元十三年(1353年)归顺朱元璋,主要功绩为跟随傅友德平定云南降服诸蛮以及征讨川西墨定苗叛乱等。
14.燕山侯孙兴祖(1335—1370年),寿35岁,字世安,濠州人(安徽滁州),谥号“忠愍”。约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龙湾之战” 大破张士诚部八阵营、随徐达北伐讨元并留守北平城以及于关外的三不剌川誓死抵抗北元军队等。
15.郢国公冯国用(1324—1359年),寿35岁,字不详,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翼”。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与其兄宁陵王冯胜归顺朱元璋,主要功绩为向朱元璋献计先夺取金陵城作为建国立业的根据地以及参加采石渡江之战、绍兴之战等。
16.泗国公耿再成(?—1362年),寿不详,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人(安徽蚌埠),谥号“武壮”。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攻克处州城、庆元县斩杀元将石抹宜孙等。
17.济国公丁德兴(1327—1366年),寿39岁,字不详,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烈”。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取得洪山寨大捷、生擒元将陈野先侄子陈兆先以及平定江西。
18.蔡国公张德胜(1331—1360年),寿29岁,字仁辅,庐州合肥县人(安徽合肥),谥号“忠毅”。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与巢湖水军一起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三破元军水寨、克常州与斩杀张士诚大将郭泰等。
19.海国公吴祯(?—1379年),寿不详,字不详,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襄毅”。至正十二年(1352年)与其兄江国公吴良一起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于池州大败张士诚水师援军以及在盘屿大败与降服浙东方国珍政权、俘虏福建陈友定、于琉球大洋捕获倭寇消除寇患等。
20.蕲国公康茂才(1313-1370年),寿57岁,字寿卿,蕲州人(湖北黄冈),谥号“武义”。至正十六年(1356年)归降朱元璋,主要功绩为江阴大败张士诚、龙湾诱败陈友谅、北伐讨元战争中平定山西等。
21.东海郡公茅成(?-1366年),寿不详,字不详,濠州定远县人(安徽滁州),谥号“武烈”。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靠朱元璋,主要功绩为攻克太平府、参与“平江之战”焚烧张士诚船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