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华展网 580 0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有两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其他公式:

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中劳动生产总值怎么算

简单可以按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本年借方累计数+自制半成品借方累计数。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乎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扩展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的影响,要保证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

生产总值_百度百科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第1张图片-华展网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是(本年应发职工薪酬总额+本年计提折旧总额)+(本年营业利润+本年政府补贴-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投资收益)+(本年应交税费总额-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储备粮油差价款本年应补数-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款)。

劳动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总值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总值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总值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总值就越高。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GDP/年平均从业人员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反映一个地区所有从业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衡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来计算的。

劳动生产总值怎么算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劳动生产总值如何计算?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总值=(本年应发职工薪酬总额+本年计提折旧总额)+(本年营业利润+本年政府补贴-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投资收益)+(本年应交税费总额-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储备粮油差价款本年应补数-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款)

劳动生产总值指各种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是企业总产出与中间投入之差为:

1、劳动者报酬(本年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工资所得、 职工福利 费、 社会保险 费、公益金及其他各种费用中含有和列支的个人报酬部分)

2、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提取的折旧)

3、生产税净额(本年应交的增值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以及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税费等,扣除国家财政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和 外贸企业 的 出口退税 等生产补贴)

4、营业盈余(企业本年的营业利润加补贴收入等)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