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将军有哪些
第一次战役序列(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李姓将领3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员彭德怀 政治委员彭德怀(兼)
副司令员邓华 洪学智 韩先楚 副政治委员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 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司令部
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邱创成
副司令员匡裕民 参谋长匡裕民(兼)
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
第13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员邓华 政治委员邓华(兼)
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
参谋长解方 政治部主任杜平
第38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
军长梁兴初 政治委员刘西元 副军长江拥辉 参谋长管松涛 政治部主任吴岱 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40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
军长温玉成 政治委员袁升平 副军长蔡正国 参谋长宁贤文 政治部主任李伯秋
第42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
军长吴瑞林 政治委员周彪 副军长胡继成 副政治委员郭成柱 参谋长廖仲符 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50军(1950年10月26日入朝)
军长曾泽生 政治委员徐文烈 参谋长舒行 政治部主任何运洪 副参谋长李佐 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第66军(1950年10月27日入朝)
军长肖新槐 政治委员王紫峰 副军长陈仿仁 副政治委员张连奎 参谋长刘苏 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
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
第二、三次战役序列(李姓将领7人)
司令员、政治委员 彭德怀(兼) 副司令员邓华 洪学智 韩先楚
副政治委员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司令部 司令员万毅 政治委员邱创成 副司令员匡裕民 政治部主任吴涛 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主任陈正峰
铁道兵(1950年11月入朝,辖铁1师及直属桥梁团、直属独立团)
副司令员李寿轩 指挥部部长张明远 政治委员杜者衡
第38军 军长梁兴初 政治委员刘西元 副军长江拥辉 参谋长管松涛 政治部主任吴岱 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39军 军长吴信泉 政治委员徐斌洲 副军长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李雪三 参谋长沈启贤 政治部主任李雪三 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
第40军 军长温玉成 政治委员袁升平 副军长蔡正国 参谋长宁贤文 政治部主任李伯秋
第42军 军长吴瑞林 政委周彪 副军长胡继成 副政委郭成柱 参谋长廖仲符 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50军 军长曾泽生 政治委员徐文烈 参谋长舒行 政治部主任何运洪 副参谋长李佐 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第66军 军长肖新槐 政委王紫峰 副军长陈仿仁 副政治委员张连奎 参谋长刘苏 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 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
第9兵团(二次战役后,进行休整,未参加第三次战役)}
司令员宋时轮 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 参谋长覃健 政治部主任谢有法 副参谋长王彬 曾甦元
第20军(1950年11月10日入朝)
军长张翼翔 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 副政治委员谭右铭 参谋长俞炳辉 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第26军(1950年11月19日入朝)
军长张仁初 政治委员李耀文 副军长张铚秀 参谋长冯鼎山
第27军(1950年11月12日入朝)
军长彭德清 政治委员刘浩天 副军长詹大南 副政治委员曾如清 参谋长李元 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第四次战役序列 (1951年1月27日—4月21日)(李姓将领13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员、政委 彭德怀(兼) 副司令员邓华 洪学智 韩先楚 副政治委员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 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 副参谋长贾克
装甲兵指挥部 主任黄鹄显 副主任罗杰 政治部主任毛鹏飞 副参谋长李自群
工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 副主任苏旺 参谋长马骏驰
空军联合司令部 司令员刘震 副司令员王连(朝方) 常乾坤 参谋长沈启贤 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前线后勤指挥部 部长周纯全 副部长张明远 副政治委员杜者衡
第38军 军长梁兴初 政治委员刘西元 副军长江拥辉 参谋长管松涛 政治部主任吴岱 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39军 军长吴信泉 政治委员徐斌洲 副军长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李雪三 参谋长吴国璋 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 政治部主任石瑛
第40军 军长温玉成 政治委员袁升平 参谋长宁贤文 政治部主任李伯秋
第42军 军长吴瑞林 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 副政治委员郭成柱 参谋长廖仲符 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50军 军长曾泽生 政治委员徐文烈 副军长蔡正国 参谋长舒行 政治部主任何运洪 副参谋长李佐
第66军 军长肖新槐 政治委员王紫峰 副军长陈仿仁 副政治委员张连奎 参谋长刘苏
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 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
第47军 军长曹里怀 政治委员李人林 副军长刘贤权 政治部主任陈发洪 副参谋长蒋克诚0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
第3兵团 司令员、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 参谋长王蕴瑞 政治部主任刘有光
副参谋长李懋之 政治委员李冠元
第12军 军长曾绍山 副军长肖永银 副政治委员李震 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 副参谋长贺光华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 政委谷景生 副军长周发田 参谋长张蕴钰 政治部主任车敏樵
第60军 军长韦杰 政治委员袁子钦 副军长查玉升 参谋长邓仕俊 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
第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李志民 副司令员葛晏春 郑维山 参谋长郑维山、$政治部主任陈先瑞 副参谋长康博缨
第63军 军长傅崇碧 政治委员龙道权 副政治委员黄振棠 参谋长杜瑜华 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 副参谋长马万钟
第64军 军长曾思玉 政委王昭 副军长唐子安 副政治委员黄文明 参谋长马卫华
第65军 军长肖应棠 政治委员王道邦 参谋长阮平 政治部主任陈宜贵
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 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 参谋长覃健 政治部主任谢有法 副参谋长王彬曾甦元
第20军 军长张翼翔 政治委员张翼翔 副军长廖政国 副政治委员谭右铭 参谋长俞炳辉 余光茂 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第26军 军长张仁初 政治委员李耀文 副军长张铚秀 参谋长冯鼎山 政治部主任王直 政治部副主任曹普南
第27军 军长彭德清 政治委员刘浩天 副军长詹大南 副政治委员曾如清 参谋长李元
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第五次战役序列(李姓将领13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政治委员彭德怀(兼) 副司令员邓华 洪学智 韩先楚 副政治委员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 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指挥所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
装甲兵指挥部 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
工兵指挥所 主任陈正峰副主任苏旺参谋长马骏驰
铁道兵指挥所主任李寿轩 副政治委员崔田民
空军联合司令部 司令员刘震副司令员王连(朝方) 常乾坤 参谋长沈启贤 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后方勤务司令部 司令员洪学智(兼) 政治委员周纯全 副司令员张明远 副政治委员杜者衡
第38军 军长梁兴初 政治委员刘西元 副军长江拥辉 王良太 参谋长王良太(兼) 政治部主任吴岱 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39军 军长吴信泉 政治委员徐斌洲 副军长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李雪三 参谋长吴国璋政治部主任石瑛
第40军 军长温玉成 政治委员袁升平 参谋长宁贤文 政治部主任李伯秋
第42军 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治委员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 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47军 军长曹里怀 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 副参谋长蒋克诚 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
第3兵团 司令、政治委员陈赓(兼) 副司令王近山 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
第12军 军长曾绍山副军长肖永银副政治委员李震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 政治委员谷景生 副军长周发田 参谋长张蕴钰 政治部主任车敏樵
第60军 军长韦杰 政治委员袁子钦 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 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
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 政治委员宋时轮(兼)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 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 曾(更生)元
第20军 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副军长廖政国副政治委员谭右铭 参谋长俞炳辉 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第26军 军长张仁初 政治委员李耀文 副军长张铚秀 参谋长冯鼎山 政治部主任王
第27军 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治委员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第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 副司令员葛晏春郑维山 参谋长郑维山(兼) 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副参谋长康博缨
第63军 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治委员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 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副参谋长马万钟
第64军 军长曾思玉 政治委员王昭 副军长唐子安 参谋长马卫华 政治部主任袁佩爵
第65军 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 参谋长阮平 政治部主任陈宜贵
一九五一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序列(1951年6月11日——12月3日)(李姓将领11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兼) 副司令员邓华
第二副司令员陈赓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治委员邓华(兼) 甘泗淇 参谋长解方 张文舟(代)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 副参谋长王政柱 张文舟(代) 政治部副主任杜平
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
装甲兵指挥部 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
空军联合司令刘震副司令员王连(朝方)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副参谋长李如海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冲击指挥所司令员徐德操政治委员吴富善副司令员李阔(朝方)参谋长油江 黄炜华
轰炸指挥所司令员聂凤智
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 司令员贺晋年(兼) 政治委员张明远(兼) 副司令员刘居英 南学龙(朝方) 金黄一(朝方) 李寿轩、叶林副政治委员崔田民苏尚贤(朝方)政治部副主任陈力 军管局局长刘居英(兼)副局长金黄一(兼)
运输局局长周克副局长金在贤(朝方
抢修指挥局 局长李寿轩(兼)副局长彭敏权泽(朝方)
后方勤务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周纯全 副司令员张明远 副政治委员杜者衡 政治部主任漆远渥 直属军
第38军 军长梁兴初 江拥辉(代) 政治委员刘西元 副军长王良太参谋长王良太(兼) 政治部主任吴岱
第39军军长吴信泉 政治委员徐斌洲 李雪三 副军长张竭诚 吴国璋 副政治委员贺大增 参谋长张竭诚(兼)政治部主任石瑛政治部副主任李少元
第40军 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副军长邓岳徐国夫参谋长邓岳(兼)政治部主任李伯秋副参谋长叶荫廷
第42军 军长吴瑞林 政治委员周彪 副军长胡继成 副政治委员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47军军长曹里怀 政治委员李人林 副军长刘贤权 政治部主任陈发洪 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
第50军 军长曾泽生 政治委员徐文烈 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舒行 政治部主任何运洪 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西海岸防御指挥所(李姓将领12人)
司令员韩先楚
第3兵团
司令员陈赓 政治委员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 副政治委员杜义德 参谋长王蕴瑞 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
第12军军长曾绍山 副军长肖永银 副政治委员李震 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 政治委员谷景生 副军长周发田 参谋长张蕴钰 政治部主任车敏樵
第60军军长韦杰 政治委员袁子钦 副军长查玉升 参谋长邓仕俊 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
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兼)政治委员宋时轮(兼)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
第20军 军长张翼翔 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 副政治委员谭右铭 参谋长俞炳辉 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第26军 军长张仁初 政治委员李耀文 副军长张铚秀 参谋长冯鼎山 政治部主任王直
第27军军长彭德清 政治委员刘浩天 副军长詹大南 副政治委员曾如清 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第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郑维山参谋长郑维山(兼) 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副参谋长康博缨 第63军 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治委员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副参谋长马万钟
第64军 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
第65军 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
第20兵团 司令员杨成武副政治委员张南生参谋长肖文玖政治部主任张南生(兼)副参谋长邱蔚赵冠英
第67军 军长李湘(代) 政治委员旷伏兆 副军长李水清 刘儒林
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钟华农副参谋长张西帆
第68军 军长陈仿仁政治委员李呈瑞(代)副军长宋玉林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严庆提
第23兵团 司令员董其武政治委员高克林副司令员姚吉吉 政治部主任裴周玉
第36军 军长张迈春王建业(代)政治委员康建民副军长张惠源参谋长樊折桂 政治部主任李远副参谋长李骥程
第37军 军长张世珍 政治委员帅荣 副军长卫景林冯梓 政治部主任张逊之 副参谋长王元钦
一九五二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与反轰炸、反细菌战序列(1952年12月——1952年8月)(李姓将领5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第二副司令员陈赓 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治委员邓华(兼)甘泗淇参谋长解方张文舟(代)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政治部副主任杜平
军管局(总局下设熙川分局、定州分局、新成川分局、平壤分局、高原分局)局长刘居英(兼)
抢修指挥所 司令员彭敏副司令员权泽(朝方)
高炮指挥所司令员吴昌炽
后方勤务司令部 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周纯全副司令员张明远副政治委员杜者衡 政治部主任漆远渥
工兵指挥所副主任苏旺
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王量太参谋长王量太(兼) 政治部主任吴岱 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39军 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李雪三副军长张竭诚副政治委员贺大增参谋长张竭诚(兼) 政治部主任石瑛副参谋长匡斌政治部副主任李少元南静之
第40军 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副军长邓岳徐国夫政治部主任李伯秋副参谋长叶萌庭
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治委员郭成柱参谋长廖中符 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47军 军长曹里怀 政治委员李人林 副军长刘贤权 参谋长刘子云 政治部主任陈发洪 副参谋长蒋克诚 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
第50军 军长曾泽生 政治委员徐文烈 副军长蔡正国 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 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西海岸防御指挥所(李姓将领13人)
司令员韩先楚
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 参谋长王蕴瑞 政治部主任刘有光 副参谋长李懋之
第12军 军长曾绍山 副政治委员李震 副军长肖永银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 副参谋长贺光华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 政治委员谷景生 副军长周发田 参谋长张蕴钰 政治部主任车敏樵
第60军 军长韦杰 政治委员袁子钦 副军长查玉升 参谋长邓仕俊 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
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宋时轮(兼)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
第20军 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副军长廖政国副政治委员谭右铭 参谋长俞炳辉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第26军 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政治部副主任曹普南
第27军 军长彭德清 政治委员刘浩天 副军长詹大南 副政治委员曾如清 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第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郑维山
第63军 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治委员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 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副参谋长马万钟
第64军 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
第65军 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
第20兵团 司令员杨成武副政治委员张南生参谋长肖文玖政治部主任张南生(兼) 副参谋长邱蔚赵冠英
第67军 军长李湘政治委员旷伏兆副军长李水清 刘儒林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钟华农副参谋长张西帆
第68军军长陈仿仁 政委李呈瑞 副军长宋玉林副政治委员李致远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严庆提
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
装甲兵指挥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
空军联合司令刘震 政治委员周赤萍(兼) 副司令员王连 常乾坤 参谋长黄炜华 何振亚 副参谋长李如海 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空军第3军军长曾国华副军长邓东哲副政治委员栗在山 参谋长蔡永 政治部主任邱子明
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1951年12月成立)(李姓将领1人)
司令员刘居英政治委员刘居英(兼)副司令员李寿轩副司令员金黄一(朝方)副政治委员崔田民
满意请采纳
刘兴元几个子女
两个
刘西元的夫人是冯岩,她家境很好,但是她思想进步,初中毕业时才15岁就参加了革命。1944年春,经滨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兴元(1955年也被授予中将军衔)介绍,两人一见面就对上了眼,喜欢上了。当晚,在刘兴元一拨人鼓动下,二人结成了夫妻,从此相伴一生。他们生育有两个儿子:刘晓江、刘晓东,刘晓江也从军,并成长为解放军上将,军衔超过了父亲。
中国最年轻的将军是谁?
目前年龄最小的是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今年刚刚40岁。据了解,曹雪涛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少将军衔,是我国免疫学研究专家。
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吴忠
1955年5月,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任命吴忠为该师师长。
也是在这一年的8月,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我军第一批被授予将军军衔的1044人中,33岁的吴忠是最年轻的将军,也是极少数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师级干部之一。
最年轻的将军是谁啊?
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当属于霍去病,18岁就被任命他为骠姚校尉。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的奴婢,在与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私通后,生下了霍去病。
霍去病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后来,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并被立为皇后。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到十六七岁时,霍去病已经长成了一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汉武帝很赏识他,派他做了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这时,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斗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匈奴屡次入侵,汉武帝一改以前的和亲政策,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几次领兵攻打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前 123年春,汉武帝再次组织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这年,霍去病刚刚18岁。他听说舅舅又要出征,便跃跃欲试急不可耐地向汉武帝请战。汉武帝见他少年英武,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骠姚校尉,由卫青挑选了800名骁勇矫捷的骑兵归他指挥。
霍去病率领 800骁骑一往无前地向北奔去。莽莽草原,人迹全无。他们不知不觉地走了好几百里,将近黄昏,忽然发现前方远处有一片黑点。霍去病判断应是匈奴的营帐,当即命部下衔枚而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去。匈奴兵根本没想到汉军会这么远地杀来,顿时一片混乱。霍去病身先士卒,首先闯入匈奴营帐, 800骁骑个个勇猛无比,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这次战役,霍去病功居第一,其他各路有胜有负。卫青将战争的经过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说:“剽姚校尉霍去病,以 800骁骑斩杀匈奴兵2028人,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籍若侯产及相国、当户等将官多人,生擒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出奇制胜,勇冠全军。以2500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河西地区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在黄河以西,祁连山、合黎山之间,地势低平,是汉朝通向西方的黄金通道。原来这里由月氏人居住,后来被匈奴侵占,成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领地。汉武帝想与大月氏及西域各国取得联系,以便共同对付匈奴,于是发动了河西战役。
公元前 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挑县)出发,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军所至,势如破竹,穿过五个匈奴王国,转战六日,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今兰州黄河西)与匈奴发生激战。霍去病率部勇猛异常,横冲直撞,阵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歼敌8900多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体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户。
这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
这次战役,以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几万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另派李广、张骞率一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攻击匈奴左贤王,策应西征的主力军。霍去病与公孙敖出塞后,分兵前进,公孙敖由于中途迷失方向,而未能参加战斗。霍去病与公孙敖联系不上,只好孤军深入,越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穿过小月氏部落,抵达祁连山。匈奴被他神妙莫测的战术搞得晕头转向,祁连山麓一战,被打得大败。这次战役,总计接受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投降,俘虏了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 120多人,歼灭匈奴兵30200人。
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5400户。从此,霍去病的声望日益显赫,地位日益尊贵,几乎与舅舅卫青相当了。
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这对匈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匈奴人非常惋惜,他们悲伤地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伊稚斜单于对于浑邪王、体屠王的屡次战败,非常恼火,派使者征召他们,准备治罪。浑邪王新失爱子,本来就够心烦的了,又闻单于将要加罪,于是与休屠王商量,决定向汉朝投降,并派使者来与汉朝接洽归降事宜。当时负责藩属事务的大行李息,正在黄河边上筑城,见到浑邪王派来的使者,马上派人向中央报告。
汉武帝得到这一消息,很高兴,认为这样可以分化匈奴,减弱匈奴的力量,但是又担心其中有诈,于是派霍去病带领一万骑兵。前往河西,见机行事。
霍去病还没有到达河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体屠王听信部下的谗言,不想投降了。浑邪王骑虎难下,痛恨休屠王的背信弃义,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他率兵冲入体屠王的营帐,杀死了休屠王,收编了休屠王的部队,然后列队迎接汉军的到来。
霍去病渡过黄河,与浑邪王遥遥相望。浑邪王的部下很多。本来意志就不坚定,现在看到汉军阵容严整,心存疑惧,纷纷逃走。霍去病望见浑邪王阵营人群骚动,当机立断,亲率几名精骑飞马驰人浑邪王营帐,与浑邪王谈判,下令将私自逃跑的匈奴将士8000人全部杀死。这样才把匈奴军队稳住了。然后,霍去病派轻车快马先把浑邪王送往长安拜见汉武帝。接着,他把四万多匈奴降兵编队列阵,带回长安。
在河西战役期间,汉武帝特地从京城送来一坛美酒,霍去病没有独自享用,而是将酒倒入泉水中,让全军将士饮用,后来,此泉就称为酒泉,当地也就以泉命名。
汉武帝隆重地接见了浑邪王,封他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匈奴小王呼毒尼等四人也被封侯爵。汉武帝把这五侯连同他们的部众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地,保持他们原来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号称“五属国”。浑邪王旧地设置武威、酒泉两郡,连同后来设置的张掖、敦煌二郡,被称为“河西四郡”。霍去病受降有功,加封食邑1700户。
从此,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汉朝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
匈奴主力虽远逃漠北,但仍未放弃对汉朝边境的掠夺。公元前 120年秋,匈奴骑兵万余人又突入定襄、右北平地区,杀掠汉朝边民一千多人。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
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卫青从定襄出塞,北进1000多里,与匈奴伊稚斜单于所率主力相遇,经过激战,大败匈奴单于,斩获 19000多人,一直追到真颜山赵信城才胜利班师。
汉武帝原来的计划是由霍去病专力对付匈奴单于,所以给他配备的全是经过挑选的精兵强将。霍去病率军从代郡出发,大胆地重用匈奴降将赵破奴、复陆支、伊即轩等,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相遇。汉军发动猛攻,左贤王大败而逃。这次战役,活捉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歼敌七万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德尔山)。为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在狠居胥山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狼居背山附近)举行祭地禅礼,并登临瀚海(今贝加尔湖),刻石记功,然后凯旋还朝。
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5800户,并与大将军卫青一起被拜为大司马。
从此以后,匈奴向北向西迁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气象,人民安居乐业。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11万多人。他平时少言寡语,战场上却勇猛无比。他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常常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却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凭借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的,随机应变,闪电式行动,使他百战百胜,成为名扬后世的一代名将。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
但是霍去病少年显贵,平步青云,没有统帅下级兵士的经历,因而缺乏对士卒的关心。他率军出征时,汉武帝派负责朝廷膳食的太官给他送去数十车酒肉,等到班师时,车上仍装有吃剩下的酒食,但士兵们许多却饿着肚子。在塞外时,士兵常常因缺粮而士气不振,可他却修建球室踢球。
公元前 119年那次出征时,飞将军李广跟随卫青,因为公孙敖刚刚失去了爵位,卫青想让他同自己一起正面与单于作战立功,所以调整了战斗序列。被调到东路的李广与赵食其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没有参加战斗,卫青派人责问二人迷路的原因,并让他们到大将军处听候传讯,李广说:“我的部下无罪,迷路的责任在我。”他又对部下说:“我与匈奴大小作战七十余次,好容易有机会跟着大将军直接与单于作战,但大将军把我调到了东路,本来路途就远,又迷了路,天意如此呀。况且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实在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说完就自刎了。赵食其的结果与苏建一样,交纳赎金后,贬为平民。李广的儿子李敢当时正在霍去病军中,因父亲的死而怨恨卫青,动手打伤了卫青,卫青没有追究此事,并隐瞒了起来。但霍去病年青气盛,对此事耿耿于怀,两年后,在甘泉宫陪汉武帝狩猎时,用箭将李敢射死。事后,汉武帝隐瞒了真相,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公元前 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对于这位青年名将的过早离去,人们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汉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象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 57位上将 117位中将都分别是谁
1、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2、十大将军: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3、55名上将级别为:
(1)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2)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 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3)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4)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
4、177名中将的级别具体情况:
(1)正兵团级1名:
徐立清。
(2)副兵团级22名:
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
(3)准兵团级53名:
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
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
(4)正军级96名:
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暲、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
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
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萧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
(5)无军队级别者3名:
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错饶杰。
(6)聂鹤亭,时任装甲兵副司令员。(1956年补授)
(7)贺诚,时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58年补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大元帅、百度百科-十大将军、百度百科-开国上将、百度百科-开国中将
最年轻的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各是谁 – 铁血网
最年轻的开国元帅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育容,湖北黄冈人,1955年授衔时年仅48岁,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大元帅排第三位。
最年轻的开国大将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1955年授衔时年仅47岁,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装甲兵学院院长、坦克学校校长,十大大将排第十位。
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也写作肖华,江西兴国人,1955年授衔时年仅39岁,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57位上将排第17位。
最年轻的开国中将有3位:刘西元(1917—2003),原名刘熙元,曾用名刘东元,江西吉安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张池明(1917—1997),又名张家相、张赤民、张家驹,湖北麻城(今河南新县)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他们1955年授衔时均年仅38岁。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有2位:1955年授衔时最年轻的是吴忠(1921-1990),四川苍溪人,年仅34岁,时任第40军军长;此外还有个王扶之,1923年出生(至今健在),别名王硕,陕西子洲人,1964年授衔时41岁,时任第39军第一副军长。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刘西元和西政刘元元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 刘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