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大夫祠逛多久
资政大夫祠逛8小时。资政大夫祠,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15元/人,交通:坐高铁或地铁都是在广州北下车,再打车的距离也很近,参观细玩时间:1小时左右。
资政大夫祠详细资料大全
资政大夫祠,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紧靠广清高速公路,距花都汽车城站1公里。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外文名 :Zizheng doctor temple buildings 地址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 竣工时间 :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 特点 :广州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 占地面积 :18000平方米 历史介绍,建筑介绍,规模与特色,公祠,其它基本信息, 历史介绍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紧靠广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1公里。 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此地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为先祖,清朝同治年间,三华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廷赏识,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 基于在传统上要建祠堂纪念,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为赞先哲盛德,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和国碧公祠连建在一起的群体建筑。 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前文中有徐表正之父为徐爵魁)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 建筑介绍 这四组建筑先后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排列整齐,由头门、中堂、祖堂组成;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在头门内院建牌坊,祖堂之后隔横巷建二层后楼,建筑布局、风格、形制保存完整。建筑面积共5448平方米。 资政大夫祠,头门面宽三间15米、进深两间9.2米,分心墙前后用石柱,在前檐次间石柱后加花岗石栏栅,明间设石门框。大门上石额刻“资政大夫祠”。 两侧为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瓦脊。 牌坊建于同治二年,四柱三间四楼,连州青石打制,面宽9.35米、高9.8米,明间设两层庑殿顶,上层檐下石打制的如意斗拱,正面悬刻“圣旨”,背刻“恩荣”及同治年间所颁的诏书。 两侧次楼为庑殿顶,高6米,檐下额枋雕有图案,柱前后立抱鼓石。 中堂面宽三间15.25米、进深三间11.8米,十五架梁用四柱前出四檩卷棚廊,前廊梁架、驼峰、雀替均雕人物、花鸟、鱼藻走兽等纹饰。金柱为梭形柱并带柱楯,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饰。后进建筑风格、形式与中堂一致。 规模与特色 它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对研究清代的民间祠堂建筑有重要价值。 1995年以来,花都区委、区 ***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投资并发动社会筹资对资政大夫祠进行全面维修,拓展为文物旅游区,经五年修葺告竣。 今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于一体,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艺术建筑群。建筑群组合之间有青云巷相隔,纵深49米,右侧有衬祠一列,后有古楼两间,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 其建筑气魄雄伟,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周边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它既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南方园林的特色。 资政大夫祠及南山书院的后楼相连,砖木结构,高二层13米,封山火墙,灰塑博古脊饰。首层门板、栏板均雕有纹饰。 南山书院后楼部分构件和楼板已拆掉。资政大夫祠后楼楼板、楼梯尚保存,已维修复原。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坐南朝北,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陶塑瓦脊,五彩斑斓,两边采用线条优美的锅耳山墙,墙脊上盖陶瓦,两座造型各异的牌坊,分别矗立在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的前院天井,牌坊通体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坊上雕刻的人物、宫殿和各式花卉纹样、文字记载均用镂雕、浮雕、圆雕和阴刻等,手法夸张,工艺精细。 厅堂内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陶雕、彩画,活灵活现,细致玲珑。 上上下下,随处可见一些民间艺术大师的艺术杰作。 有以各朝代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的墙上壁画,如:竹林七贤、太白醉酒等;有民间神话传说的九老图、醉乐瑶池等;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福禄报喜、松旨益寿、福白天来等,还有形色多样风格别致的各种图案花纹,花鸟书法等,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美不胜收。 在水仙古庙,塑有真金镶身的木雕神像,被视作神灵,远近焚香求卦者络绎不绝,香火甚旺。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以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美、保存之好,在花都、广州乃至广东全省都是极为罕有的,可以说是我国岭南民间艺术建筑的又一典型。因此已被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使这处岭南民间艺术瑰宝焕发光彩,今天,资政大夫祠的工作人员不断努力蒐集、收藏传世的历代文物和民间、民俗工艺精品。 同时加以整理、研究,不断丰富充实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公祠 亨之徐公祠及国碧公祠布局保存完整,亨之徐公祠在部分建筑内加建了水泥结构,一些建筑构件损坏严重。 其它基本信息 开放时间:9:00 - 17:00 门票:15元/人
资政大夫祠和广州陈家祠的异同
二者的异同在于:同:修建时期相近,性质都为祠堂,异:修建原因不同。
1、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3]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5]清代中燕以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又是祭祖的宗祠。该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2]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的俗称为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宗亲合资兴建的族祠。[4]陈氏书院以其精湛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在它的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绘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1]雕刻技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书院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
2、资政大夫祠,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其建筑气魄雄伟,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周边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它既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南方园林的特色。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资政大夫祠和花都资政大夫祠开放时间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 资政大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