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人的父亲,究竟是何方神圣?
还真别说,如果你不了解马云、马化腾和王健林,可能会以为这些人是白手起家,可是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就像比尔盖茨一样,我们都知道他是世界首富,白手起家,但是没人告诉过你比尔盖茨的母亲曾是IBM的高管,比尔盖茨的第一桶金就是她的母亲帮她获得的。
1.马云的爸爸。马云的爸爸叫马来法,1939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曲协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浙江曲艺协会第二届副秘书长、第三届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省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主席以及第六届的首席顾问,是我国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他从小就对曲艺非常感兴趣,参加工作以后,主要从事浙江曲艺理论以及史料的研究工作。在担任省曲协领导期间,注重保护和抢救濒临危亡的浙江曲艺种类,还注重对新剧目的创造,以及新人的培养。曾担任《中国曲艺志.浙江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副主编。曾与张永春共同创作短篇杭州评话《茅山风云》,与沈祖安、陈才铮、朱良欣共同创作苏弹词《将错就错》。退休后,马来法被聘用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
2.马化腾的爸爸。马化腾的爸爸叫马陈术,1940年出生,广东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在马化腾创立腾讯公司的早期,曾给儿子马化腾做过账。腾讯公司也是马陈术给起的,寓意“万马奔腾的讯息时代”。
3.王健林的爸爸。王健林的父亲叫王义全,是红军老兵,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军31军93师连长、八路军129师连长、一野野战医院科员 。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陕西华县土改团、西南伐木公司工作过。历任大金县森林工业局副局长 ,四川省林业学校(现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革委会副主任、副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1979年离休。
所以你之所以青云直上,是因为你有一个靠谱的父亲,你是一只脚站在了你父亲的肩膀上。
首富王健林的父亲
王健林以381亿美元身家成为亚洲首富,资产惊人比马云多15亿美元,身家超过了此前的亚洲首富李嘉诚。
随之,王健林老婆林宁以及王健林的老丈人是谁,遭到网友热搜。
拥有军队背景的王健林并不是家里唯一的军人,他的父亲王义全和老丈人林连章都有着长期从军经历。
据悉,王健林老婆林宁父亲是林连章,于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父亲王义全则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兵,担任过西藏自治区的副主席,曾任大金县森林工业局副局长。
公开资料显示,林连章(1917-2011),是河北省隆尧县林家庄人。1935年12月参加革命,王健林父亲王义全是1911年生人,比林连章大6岁,他参加红军是1933年,比林连章早两年参加革命。林连章曾参加淮北五河战斗、灵璧战斗、津浦路破击战、泗县战斗、睢海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9月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2011年去世,安葬于南京雨花台功德园
根据彭博华人富豪榜和亚洲富豪榜截至5月1日的数据,王健林以381亿美元的身家超过李嘉诚,成为新的华人首富兼亚洲首富。王健林在当日的排名是全球第11位,马云以351亿美元排名第17位,李嘉诚以347亿美元排名第19位。从4月下旬开始,王健林的排名就持续超过了李嘉诚和马云。
而在彭博等机构在早前公布的富豪榜排名当中,当时王健林的身价还只有242亿美元,这期间,王健林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上涨成为助推其身价暴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王健林父亲是谁 王健林父亲王义全是什么级别
1954年10月24日,王健林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父亲王义全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建国后回到老家四川长期担任地方干部。
1958年,王健林跟随父母来到了阿坝州的金川县生活,小学、中学分别在金川县东方红小学和金川县中学度过。
1969年,王健林成为了森工局下属的营林处的职工。
1970年,王健林回到了苍溪老家然后参军。在去部队前,王健林改掉了原先的名字王建林。
万达集团老总王健林的家族背景是什么?
王健林背景:
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四川省,苍溪县元坝人。
四川农村走出来,革命军队中成长;看准经济建设新战场,借钱、老城改造掘首金。与足球联姻创经典玩法,实现企业知名度提升;与跨国零售巨头结盟,商业地产切入跨国公司价值链--独辟蹊径,王健林拒绝模仿。
王健林的父亲是老红军,以前的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四川省组织部副部长。王健林,本人确实也很努力,为人耿直豪爽,28岁成为团职军官,非常有远见,作为家中老大,很有责任感,但也对事不对人,从军的经历和作为家中兄弟姐妹的老大的责任感和吃苦,把握机遇的精神,是他成功的关键。当然了政府的人脉也是很重要的。
看看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这些人的父亲,你还相信白手起家成富豪吗?
在看到马云、马化腾以及王健林的父亲之后,笔者已经不再相信“白手起家”的故事了。马云、马化腾以及王健林都曾登上过中国首富的宝座,这三位富豪在宣传自己的故事时,总会讲述自己创业时有多艰难,甚至还说自己是“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这一片家业,但是当笔者得知这三位首富的父亲真实身份后,我才知道“白手起家”只是哄骗人的把戏而已。
一、马云的父亲曾担任过浙江曲艺美术家协会主席!
其实马云曾说过,自己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只有18个人跟着自己,当听到马云这么说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马云能够白手起家,简直是个奇迹 其实马云的父亲曾在马云的创业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没有父亲帮助的话,马云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虽然马云能够成功确实证明了马云在商业领域,有着相当出色的能力,但是在早期阶段,如果没有自己父亲的帮忙以及人脉关系,马云根本不可能得到那么多的投资以及帮助。不过马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在儿子取得成功之后,马云的父亲也开始退居幕后、享受生活。
二、马化腾的父亲曾和李嘉诚有很深的交情!
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化腾刚创立腾讯时,曾装成过女生与别人在QQ上进行聊天,如此搞笑的事情发生在马化腾身上,确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也因此有很多人认为马化腾在创业之初,确实经历了很多的困难。
如果大家因为这种事情就认为马化腾早期创业艰难的话,那么就有些太过天真了。在创立腾讯早期阶段,马化腾得到了自己的父亲马陈术的帮助,马陈术曾担任过深圳市盐田港集团的董事长,并且马陈术还和香港首富李嘉诚关系匪浅,而腾讯最早的一笔投资就和李嘉诚家族有关系,这笔投资正是马化腾利用父亲的关系得到的。
除了利用父亲的关系拉拢投资之外,马化腾的父亲还曾多次支持过儿子的创业,在马化腾创业初期阶段,由于缺少优秀人才,马化腾的父亲就开着多辆奔驰车,拉着很多优秀人才去马化腾的公司工作。
三、王健林是一位标准意义上的“红二代”!
虽然王健林现在确实出现了实力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但是王健林在创立万达的初期阶段,得到了父亲王义全的大力帮助。可能大家并不清楚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是什么样的人物,据相关的信息报道来看,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曾参加过红军长征。
除了参加过红军长征之外,王健林的父亲还曾在四川地区担任过地方干部,正是在担任地方干部期间,王健林得到了父亲的人脉资源。
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总会有亲密的往来,所以王健林在从事房地产行业工作的时候,总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位置极佳的土地。
可以说王健林是标准意义上的“红二代”,正是在父亲的帮助下,王健林在事业早期阶段,就积累了一大笔的财富,再加上正好遇到房地产发展的红利期,所以王健林一跃成为了中国首富级别的人物。其实除了利用自己父亲的人脉和资源之外,王健林的岳父也在王健林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
其实当大家看到马云、马化腾以及王健林的发家史就能够明白,像这种级别的富豪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庭条件或者是背景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富豪。
能够成为首富级别的人物,除了要有极强的能力之外,家庭背景在早期阶段的支撑,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了家庭背景在早期阶段的支撑,任何人都不可能度过“万事开头难”这件事情。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白手起家的真实案例,但是这样的案例确实太过稀少了。
尤其像马云、马化腾以及王健林这种级别的首富当中,几乎没有人是靠白手起家的,因为没有父辈打下的基础,想要一跃成为中国首富级别的人物,确实要难于登天。
你知道王健林怎么发家的吗
王健林为什么这么有钱?相信很多人很好奇王健林怎么发家的致富的?下面我整了王健林发家史揭秘。一起看看吧。
王健林怎么发家的
在中国的顶级富豪榜上,马云和王健林分别代表着两类不同产业的发展,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王健林可以说是靠着传统的房地产业一步步打拼上来的,王健林早年的时候在政府单位任职,后来其政从商,他的发家史让人好奇。
在万达版图上,可以看到庞大的产业群:房地产开发(重资产,轻资产),电影产业链(电影院线、投资、发行),旅游产业链(酒店、旅行社),高科技 文化 产业链(秀,电影乐园,动漫),消费产业链(百货,ktv,游艇, 儿童 游乐),体育产业(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盈方体育),金融(百年人寿,快钱),还有以万达广场为平台的o2o。在这些产业群中,已经有两个世界第一:商业地产、电影院线,还有若干中国第一。
世上没有白来的富贵,来看看王健林是怎么成功的吧
弃政从商,看准了就要去试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很快,本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弃政从商,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迈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的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奈的举措,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万达拿不到当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配额,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不被看好的工程。王健林作了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这些现在看来的“小儿科”,在当年都是创举。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首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迅速做大了企业规模。
敢闯敢试不是蛮干。王健林如此界定两者的区别:“敢闯敢试是看准了去试不怕失败,忙暗示没有目的的驱赶。”看准了,也就是把握大方向。
机遇猎手,准确卡位时代
不怵官场,往来自如,天生的大院气质,言出必行的个性,这样的王健林颇显神秘——在很多人眼中,受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王健林的父亲曾是省级官员,加上18年的军队生涯以及转业后在国企的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他对大政方针、行业趋势、发展 热点 始终抱有远超普通中国商人的热情。他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万达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因为它能准确卡位时代。
很多开发商至今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做持有型物业收租,这种立意就比万达差了许多。万达的商业地产不只做收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结构的产品。市长们对万达广场的追捧,是因为它有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的能力,这是地方政府业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顺势而为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王健林如是说。他善于借势,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首先想到了要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亲自数次登门 拜访 相关负责人,竟然不得入其门。后来还是通过政府人士的牵线,才最终达成合作。在万达初期扩张中,和世界500强公司站在一起的小公司万达,增加了与政府谈判拿地的筹码。
如今宾主易位,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也要提前若干时间预约。在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时期,万达将政府的势能运用到了极致;而收购AMC,更是借到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是王建林的 名言 ,他认为万达获得超越发展,是因为它能做“国企不会干、民企干不了”的事情。王健林曾在一个国企培训局给很多国企领导讲课,他在课上说:“今天民营企业已经不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一批500亿规模、未来上千亿的企业,民企也能办大事,国企就会彻底没戏。”
风光背后,不为人知的狼狈过往
我们只看到如今王健林作为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狼狈不堪的过往。
创业初期,王健林曾经从政府手中接下一个做了一半的项目,但是签完合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也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他。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让王健林追悔莫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九天九夜都睡不着觉,不管是吃安眠药还是打针都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到后期整个人开始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王健林在开会的时候倒地昏迷了,被急送到背景的一家大医院治疗。如果不是北京的医生治疗得当,也就没有现在的万达,可能精神病院会多个病人。
除此之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的时候也曾“触礁”。2000年,在万科地产做减法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因为不懂规划设计,造一座楼,就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而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万达。因此,王健林在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后来,王建立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业务发展困难加之较大的舆论压力,很多人劝说王健林退出,但均被这位曾为军人的“硬汉”拒绝。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品质,是要有执著的精神,要不怕失败,要千锤百炼,百折不挠。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我们可以 总结 出三点体会。
1 . 敢闯敢试。在王建林的成功学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如果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那成功的几率就有50%,但如果不试,成功的几率只能是0.
2 . 创新求变。要想不断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创新。如果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3 . 坚持到底。仅仅有胆量和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失败。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失败就轻言放弃。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
王健林:创业初期3年被告222次
● 贷款无门,在银行走廊里耻辱的站着!
初期创业,接下了一个转手项目。但签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更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就要去找贷款,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给我。
“后来政府指定我找某银行行长,但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躲起来。”
有时候见到他了吧,他从后门跑了,我在走廊傻等;有的时候在走廊里堵他,他说“好好你这样,你下周二来吧”;等我再去,他出差去了。当时就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
当时站在走廊里面这种感觉,这种耻辱,觉得太卑贱了。
▲90年代年轻时的王健林
● 疲于应付官司,可能很多人要去闹事
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
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
如果输了,可能很多人就扯着横幅上街上去闹事。
王健林的创业感悟
1.奋斗可以发现和把握机遇
创业我认为勤奋很重要,这点我深有体会。由于我是个转业兵,在创业初期,对房地产行业一点儿也不了解,很多同行笑话我,他们评价,我早晚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所以我下决心,先学习,在接下来的4到5年的时间里,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我相信勤能补拙,奋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
万达最艰难不是创业初期。创业初期中国是短缺经济,那时候盖房子,供不应求。
其实最艰难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转型做不动产、商业地产的时候。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参照,也没有金融的资本能够支持,完全靠自己去摸索,摔了很多跟头。我曾经说,我们记录自己创业的过程当中,前后当了220次被告,这个过程是最艰难的。
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些困难都无法阻止我的脚步?你不转型也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了,也有着非常好的生活了,应该说你的梦想也实现了。为何还要努力?
这就是你的目标问题,你的定位问题。那时我们已经创业接近十年了,个人生活应该说完全满足了,但是企业还是小企业。那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做成常青企业或者百年企业。我们觉得单纯做地产的模式不够常青,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短期行业,在任何国家差不多就四五十年的历史,工业化差不多完成了就萎缩,所以我们寻找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 商业模式 ,果断选择这个来做尝试。应该说就是一种自己心中的定位,自己的目标决定自己能够坚持走下来。
2.创业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
其实,任何人都具备创业的条件,但是创业是否成功就不一定了。有一句话,“先行者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少部分会成为先进”。所以创业者中,肯定死得多、活得少。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要好,要经得起磨难,要有坚持精神,这恐怕比所有的智慧、商业模式要强得多。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就是稍有一点困难就退回去了。就像我们前四年成天忙于打官司,公司里若干同志都劝我:老板,不要搞了,我们卖地产挺好的,何必再搞这个东西呢?后来我给大家说五年为限,如果再这样的话我就退回去,但是五年之内我们一下子找到感觉,成功模式出来了。所以我自己体会,还有我看到朋友、若干成功的大企业例子,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持精神。
我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 广告 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广告是忽悠,其实做过事业的人、尤其事业比较成功的人大多数有这个体会!只有敢想才有敢干,只有敢干成功的几率才大。所以,我觉得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什么时候只是梦想,只是想。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勇敢走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
3.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成功学
现在创业的80后、90后,你们千万不要相信市场上的什么《致胜百招》什么《商场圣经》等等。
因为个体的成功就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成功人士绝对有若干不相同的模式和经历,或者是特殊的偶然事件等等促成的,绝对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成功模式。所以,这些所谓的绝招、点子不好使,他成功用这招好,你跟着去了绝对不成功或者说成功几率极小。
如果成功的模式靠一本书、靠人指点一下就行,那这个社会上没有失败的人。根据我自身的 经验 ,我现在接触的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特质,每个人都有不同创业的 故事 ,都走了不同的路,所以我相信成功一定是不同的路,一定是不同的体验。你们真的想成功:第一要有勇气,第二要敢于探索,第三要不怕失败。
↓↓↓下一页更多精彩 王健林 创业故事 ↓↓↓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王健林父亲什么级别和王健林的父亲的身份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 王健林父亲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