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二律背反
休谟之问提出以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人回应,直到康德的出现。自从毕业以后,康德就在母校哥尼斯堡大学任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教授自然科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康德看到了休谟的作品,如同受到了当头棒喝,大为震惊:是啊,自己过去一直向人传授知识,却从未想过知识的存在究竟是否合理?他深深的感到,自己有使命去寻找科学知识之所以存在的前提。经过多年痛苦思索,《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了,西方近代哲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要回答休谟之问,我们又要从洛克的白板理论谈起,因为休谟同洛克一样,都认为只有人的直观感受是相对可靠的,经验才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的第一手材料。然而康德却发现:人的心灵并不是纯洁无暇的白板,人类也并不能通过耳、目、鼻、舌、手等感官,直接感受到世界的真相。人在观察外物的过程中,会受到感官能力的限制,在形成自己的主观印象之时,会对外部的真实世界产生扭曲。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视觉只能感受到很小范围之内的光波,大量的无线电波对人类而言是视而不见的;同样,人类的听觉也只能听到很小范围内的声波,更大范围内的声音对人类来说则是充耳不闻;而且,三维立体的物体在投射到人类眼底的视网膜后,会扭曲为二维的影像,这不仅导致我们把圆的东西看成扁的,而且会导致我们把直的线条看成弯的。受到以上诸多因素的限制,我们会遗失掉很多信息,这使得复杂的世界在我们的主观印象中变的相对简单,同时,我们还会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把本来简单的信息加工到无比复杂,比如:光本身并无颜色的区分,只有频率(或波长)的变化,光的频率本来就像声强或亮度一样,是一个单一维度的物理量。但是由于人类的视网膜有着这样的生物特性,不同的感光细胞只能感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因此,光波被我们主观识别为红绿蓝三原色,以及这三种颜色的几十万种组合。简单来说,人类一直在戴着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所以,早在人在认识世界以前,我们的心灵就已经不是一张纯洁的白板了。
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外部世界的确真实的存在着某些事物,否则我们的感知从何而来呢?康德把外部真实存在的那个世界称作物自体。物自体在彼岸真实的存在着,但由于人类的感知能力有限,物自体的真实形象无法被我们感知。人类的一切感官经验只是被我们的意识二次整理加工过的信息。于是,在理性的真实性被休谟无情否定之后,感性经验的可靠性也被康德击垮了。难道真如高尔吉亚所说,即使有外物存在,这个世界也无法被人类认知吗?当然不是,康德在否定了感性经验以后,把目光对准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本身:既然婴儿出生以后心灵不是白板,那么,心灵中就一定事先存在着某种认知机能。既然我们的感性经验会被认知机能所扭曲,那么这种扭曲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康德把这种发生在经验之先的,与生俱来的认知机能以及我们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叫做先验知识,也就是在感官经验发生之前的知识。
同洛克的白板理论相对,康德的先验论可以这样表述:人的心灵不是天生的白板,而是一种带有格子的板子,或者有格子的书架。康德认为,这个书架分为三层:最底层存放感性知识,也就是我们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中间一层存放知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的一些抽象概念;最上一层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为了达到感性和知性的统一,不断利用演绎推理方式对知性知识反思和加工的结果。当然,理性对知性的反思和加工能力遵循一系列规则,康德细致的考察了这些先验的规则,把它们分属在四大类和十二个不同的范畴之中。那么,康德所谓的先验知识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什么区别呢?准确的说,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一种理性知识。但康德的先验知识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存放知识的底层结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通过对人类先验能力的考察来确定理性思维的边界。于是康德提出了经典的二律背反现象:由于人类的经验只能在有限范围之内得出,但人类的理性思考却总是追求极致,会把有限范围内得到的经验在无限范围内展开,于是就会发生矛盾双方既同时成立,又同时不成立的“二律背反”现象。
什么是坟场情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二律背反问题,我们从有限的经验中取得了本身并不矛盾的两个知识点:鸡是蛋孵化出的,蛋又是母鸡生出来的。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知识点扩展到无限的时间线上,就很难得出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结论。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地球上先出现卵生爬行动物,之后才由爬行动物演化出了鸟类,而鸡又是某一种鸟类演化的结果,所以一定是先有蛋后有鸡。然而,这是因为鸡和蛋都是具体事物,如果是抽象事物恐怕就很难得出具体结论了。
康德给出的经典二律背反问题有四组,包括:时空是否是无限?物质是做了情降多久算中期否无限可分?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宇宙是否存在终极原因?康德认为由于经验有限性和理性无限性带来的冲突,这些问题将永远存在下去。在上述问题中,无论我们持有哪一方观点都可以找到相关证据,但同时又存在大量反例。由于康德发现了二律背反的根本原因,继续在这些问题上展开争论已经毫无意义,那些哲学家们喋喋不休的鸿篇大论似乎可以就此终止了……
那么,究竟怎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探讨的,人类能否从中发现真理,真理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真理就是观念符合对象,换成现代语言,就是理论要符合实际。但康德却对认知论进行了哥白尼式的反转。康德指出:真理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观念!这看起来非常令人费解,为什么“客观对象”要反过来去符合我们的“主观概念”呢?我们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圆形。但是我们仍然会按照圆的概念去认识形状近似圆形的物体,仍然会按照圆的公式去计算该物体的面积或周长。并且,当我们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有所差距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说圆的计算公式错了,而是说这个物体不是标准的圆形。我们强迫外物去适应自己心目中圆形的做法就叫做“对象”符合“观念”。
然而,之所以会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看到的那个所谓的“对象”,本来就不是物自体本身,而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变形后的一个感性信息,我们要求这个特殊的“对象”去符合更具有普遍性的“观念”,只不过是要去我们的感性符合理性,把处于感性、知性、理性层面的主观对象融汇贯通而已。
与二律背反的所有问题一样,康德认为:我们本就无需判断外部世界的真假,因为物自体在彼岸,即使存在也不可尽知;我们也无需判定因果律是否成立,因为因果律是我们先验范畴的一部分,即使世界上不存在因果律,我们也只能按照因果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同样,虽然时空本身可能只是一种假象,然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我们先验逻辑的底层平台,是一切事物存在与变化的背景。因此,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不在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也无法想象一个不占有任何空间的物体。这样的事物即使存在,也完全超出了我们理性的认知能力。同样,讨论一个绝对完美的上帝是否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完全超出了理性的范围。
是的,康德的确没有“证明”时空的存在,但是他却“证明”了:时空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证明的!因为人类只能在先验逻辑的框架内讨论问题,所以我们也必须预先假定,时空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在康德看来,虽然科学理论未必是“物自体”世界的真实反映,然而,在我们的理性认知能力之内,用科学的范式研究问题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科学理论是在人类认知范围内存在的相对真理。
时间在继续前行,哲学的脚步也没有停止,与此同时,科学探索的步伐更是一日千里。围绕理性还是感性的辩论刚刚结束,围绕相对还是绝对的论战又要开始了。虽然地球的确在运动之中,但是牛顿的所谓绝对空间却未必存在,1883年,马赫发表了《力学史评》,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做出了严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