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我们传承文化的必要工具,低年级识字的这个基础必须夯实,我们要使用有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乐识字,会识字,并且书写规范,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一些细节。
一,生活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音近或者形似的字词,低年级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识字量,就容易产生错别字,因此,老师应当鼓励低年级学生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留心认字,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细心观察教室里的生字,比如: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以认识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名字;让学生注意教室墙壁文化,名言警句,《中小学生守则》的汉字;还让他们在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广告牌,门店招牌上的文字。引导孩子们把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汉字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放学回家后阅读“注音读物”半小时,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认识生字,掌握生字,也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也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认识的汉字越多,对汉字的了解、熟悉程度越深,就越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这时候老师也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行辨识形近字之间的不形声字同之处。切忌不能过分要求,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习生字时的心态越轻松愉快,就越不会有因为识字量大而产生的压力和低落心情,而出现错别字的概率也会随之而下降。
二、课堂识字
老师可以从课文语境出发,创造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孩子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生字,再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生字放入具体语境中,准确识记和正确运用生字。1、联想法。用创设生活情境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字字,如:“篮球”字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告诉孩子,刚开始的篮球游戏是把球,投在竹筐里的;“休息”的“休”字表示人累了靠着树木休息。联想法既符合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特质,又可以让学生记住其中关键、易错的笔画。2、比较法。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着重提醒学生生字的细节。比如将汉字换偏旁后互相进行对比,如“评”字,把言字旁换成草字头,就是“苹”,换做禾字旁,就是“秤”,换偏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新字进行扩词。“墙壁”起初都是土做的,是“土字”底,“手臂”是人体部分所以“臂”是“月”字底。3、形声字法。汉字中大约有70%的形声字,因此,提高识字率的关键环节便是掌握好形声字。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识“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根据生字的音、形、义,教导学生理解记忆。如在教学“青、清、晴、情、请”这几个生字时,告诉学生,青的韵母“ing”是声旁,“清”的偏旁是三点水,跟水有关;“晴”的偏旁是“日”字旁,与太阳、天气有关;“情” 是竖心旁,与心情变化有关。言来互相尊重,是礼貌用语,所以“请”是言字旁;三点水旁和两点水旁字的联系和区别,三点水旁的字都和水有关,而两点水旁是冰的起源,所以凡是有“冰凉”之意的字都是两点水。运用形声字法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还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认识到生字之间的区别,使得错别字得以减少,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练习识字
练习,是避免易错字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的建议有:“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练习生字词的过程是较为枯燥的,所以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展开,增强学生自主纠错的动力。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等心理,老师可使用操作性强、较为灵活的方式,比如口头抢答、书写小竞赛、优秀作业展等,通过评选或比赛来为班级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让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工整、漂亮的书写作业。
四、复习识字
古语有言,“温故而知新”,学生想要避免写错别字则需要及时复习。老师不仅应教育学生做好生字、易错字的复习规划,还应当在学生做好作业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比如在第二天检查前一天的学习情况,在学完一个单元后例行检查。除了传统的听写方式之外,老师还可以运用创新检查的方式,如制作一些带有相关语境的“闯关”学习卡,让学生填写刚学习过的生字生词,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字。对检查中出现的错误,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写错,之后再帮助学生改正汉字,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再次犯错。老师应分析学生写错别字的深层次原因,遵循识字的规律,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优化复习策略。老师唯有对症下药,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掌握汉字,在生活中快乐地了解生字。课堂上,老师可以不断创造带有趣味性的识字情境,让学生在课外练习中拓宽识字途径,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标签: 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