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贴敷位置及功效
冬病夏治"三伏贴"我们听得很多,也有不少人贴过,但是很多人搞不懂具体是贴在哪个位置和穴位,有些人甚至认为随便贴在背部就可以的,其实不然。在一年之中最为炎热“三伏”期间,利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毛孔扩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穴位贴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增强体质、祛除寒邪,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祛病、防病、养生的功效。属冬病夏治。
因为三伏贴是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因此,准确的穴位贴药是十分重要的,贴药不同的位置和穴位,防治的疾病不一样。
三伏贴贴的位置和穴位: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治疗原理:
(1)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治疗作用: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比如三伏贴 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一岁以下的婴儿,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发烧患者,咽喉发炎者及短时间敷贴就会大量起水泡者,并不适合三九天穴位敷贴疗法。
湿气重三伏贴贴哪里
三伏贴祛除湿气,可以选择后背的一些穴位,比如像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因为中医讲腹为阴、背为阳,三伏贴主要就是在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选用一些热性的药物作用于人体的相对于阳的部位来达到温阳益气除湿的作用。
其中,大椎穴是人体六条阳经的交会穴,具有温阳益气、温阳除寒的作用。通俗一点来讲,大椎穴就是相当于人体阳气的开关。而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肾主水。所以,临床一般祛湿选用脾俞、肾俞、脾俞来达到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
儿童和孕妇用三伏贴须谨慎
三伏贴的药性温和,一般成年人使用不大会出现问题,但是儿童和孕妇用药须特别谨慎。特别是儿童,容易感冒,家长听到三伏贴可以预防孩子冬天感冒,赶趟儿似的排队买药贴。殊不知,儿童体质千变万化,不能随意贴药。尤其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行的三伏贴,它明确规定适合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贴敷之前一定要让专门的儿科医生先诊断,看看孩子身体情况,千万不要跟风。
中医讲究的是保持身体阴阳协调,作为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的“三伏贴”并不治具体的病,而是用于调理人的体质。
三伏贴调理体质花的时间可不短,需要患者坚持。穴位贴敷药虽不同,适用病症不一,但时间相同。都是在每年的三伏期间,每个伏天要贴敷三次膏药,总共6—8个小时,疗程短的也需要三年。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三伏天可以去溼气吗 三伏贴祛溼贴哪里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会通过贴三伏贴来预防疾病,那么三伏贴可以去溼气吗?
三伏贴可以去溼气吗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再加上三伏天皮肤腠理比较疏松,更有利于寒气和溼气的排放,对体内有溼气和寒气的人来说,这是祛溼气、排寒气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间段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间。抓住这个好时机,不管是溼气重的人、体寒的人、或是体质差的人;或是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人;还是经常容易关节酸痛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祛溼排寒、调理体质,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三伏贴祛溼贴哪里 天突穴
位置:前胸颈部正中线上
主治: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膻中穴
位置:前胸两 *** 连线的重点
主治: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
肺俞穴
位置: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
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膏肓穴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等。
风溼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配方:威灵仙、防风、生川乌、草乌、马钱子、白芥子、黄芪、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各等量混合研为细末,加生姜汁调和。
取穴:大杼、命门、身柱、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
治法:将前上药共研成细末,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备用。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然后将药饼放于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等穴,外加胶布固定,约两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
其它祛溼方法 吃羊肉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溼、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不过,“吃伏羊”并非人人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包括“三伏补”在内的“冬病夏治”,别随意尝试。
吃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溼、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会通过贴三伏贴来预防疾病,那么三伏贴可以去溼气吗?
三伏贴做什么会溼气加重
1、贪凉: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吃太多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给“溼邪”入侵创造机会。
2、睡眠差: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溼气过重。
3、穿得少:“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很容易让“溼邪”侵入身体。
4、老坐着: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溼气的排除。
5、喝大酒:啤酒烧烤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别忘了酒助“溼邪”,尽量少碰。
6、不通风:不注意房间的通风,潮气自然加重。
7、对着空调吹: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溼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8、不吹干头发就睡: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溼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
三伏贴怎么贴贴哪里
三伏贴贴在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膏肓穴这几个穴位上。
三伏贴使用时,先根据具体病症选取合适的穴位,再将贴敷部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
天突穴取穴:天突穴属于任脉穴位图,天突穴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主治: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膻中穴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主治: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
肺俞穴取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膏肓穴取穴: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等。
三伏贴去湿气贴敷位置
三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空气潮湿,人们会摄入很多水分,吃很多生冷的食物,而且会经常呆在空调房里,这样很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加,这样就容易导致精神不好,容易长痘等等湿气重的表现。不过三伏天的时候大家都会贴三伏贴来养生保健,要去湿气的话也可以试一试三伏贴。
一、三伏贴去湿气贴敷位置
贴三伏贴如果要去湿气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的穴位敷贴,如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等。首次敷贴的建议去医院找医生确定所在的穴位。贴三伏贴如果要去湿气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的穴位敷贴,如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丰隆穴等等。首次敷贴的建议去医院找医生确定所在的穴位。另外也可以配一些祛湿的中药内服或者外用。
二、三伏贴去湿气管用吗
管用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的中药作为配方,贴敷在健脾祛湿的穴位上,另外还可以辅助治疗身体的风湿。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这时,用三伏贴可以促进阳气、去除湿气。 尤其是湿气重的人,体寒的人,都可以利用此机会贴上三伏贴进行保健。 湿气重的人使用三伏贴去除湿气时,可以选择天突穴、膏肓穴、肺俞穴等穴位,多吃姜,羊肉,红豆薏米粥也有除湿的作用。
三、其他祛湿气的方法 1、拔罐
拔罐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可以更好地去除体内的湿热,有时拔罐可以帮助人体新陈代谢。
2、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新陈代谢将被加速,体内的水分可以转化为汗液并从体内排出。
3、食疗
例如大麦,冬瓜和绿豆,这些食物具有保湿和消肿的作用,也有利于消除湿气。
我想问一下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
1、三伏贴经常选用的位置有天突穴、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中府穴、膏肓俞穴等。天突穴,任脉穴位,位于两锁骨连接处,锁骨上窝中央。
2、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中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更多关于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上述文章内容就是对三伏贴去湿气贴敷位置和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去湿气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其他更多疑问请关注华展网。
标签: 三伏贴去湿气贴敷位置